比特币N投机归的狂热从生态术回之旅到艺奇妙

最近比特币Ordinals生态圈正在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我不禁感叹:这个圈子终于开始找回最初的艺术本质了。虽然假期期间看似平静,但几个关键动向正在重新定义这个生态。协议之争尘埃落定Casey Rodarmor这位Ordinals协议的创始人最近终于向社区妥协了,承诺保持铭文编号的稳定性。这让我想起半年前社区里激烈的争论,现在总算告一段落。有趣的是,尽管Casey本人对FT协议持...

最近比特币Ordinals生态圈正在发生一些有趣的变化,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我不禁感叹:这个圈子终于开始找回最初的艺术本质了。虽然假期期间看似平静,但几个关键动向正在重新定义这个生态。

协议之争尘埃落定

Casey Rodarmor这位Ordinals协议的创始人最近终于向社区妥协了,承诺保持铭文编号的稳定性。这让我想起半年前社区里激烈的争论,现在总算告一段落。有趣的是,尽管Casey本人对FT协议持保留态度,却还是默默地创建了"符文协议"的GitHub页面。这个矛盾的行为特别"Casey"——既固执又务实。

艺术类NFT的逆袭

最让我兴奋的是,图片类铭文的铸造费用占比在9月底重新回到了65.2%,这是自4月份以来的首次超越BRC-20代币。还记得半年前$SATS这个"社会实验"启动时的盛况吗?上千万美元的资金涌入,结果却收了个虎头蛇尾。如今BRC-20热度消退,Ordinals生态的Gas费用暴跌90%,Casey反而说这是"恢复健康"的表现。这话让我会心一笑——看来我之前说他对BRC-20是"刮骨疗毒"还真没说错。

艺术平台的崛起

Gamma.io的"Prints"功能最近备受关注。我一直期待比特币上能出现类似Zora这样的创作者平台,现在终于看到了雏形。上周我亲自体验了一把,买了两幅作品。Nullish的ACSM系列特别有意思——原作以0.48BTC成交,而通过递归铭文创建的299个复制版每份才20美元,1分钟就抢光了。这种模式给艺术收藏带来了全新的可能性。

那只神奇的"鹅"

说到有趣的现象,不得不提最近火爆的"鹅"系列。这个源于著名生成艺术家Dmitri Chernia的项目,在BRC-20创始人domo的一条推文后突然爆红。从不到1美元涨到40多美元,10K系列只有1.2K持有者,典型的Ordinals炒作模式。说实话,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这只"鹅"的来历,纯粹是FOMO心理在作祟。但转念一想,在加密世界,有时候知道得太多反而会错过机会。

生态的蜕变与成长

从$SATS落幕到艺术NFT回暖,从Gamma.io的创新到"鹅"的火爆,比特币NFT生态正在经历一场蜕变。有人欢呼"艺术回归",但我更愿意把这看作是一个生态系统的自我调整。毕竟,健康的市场需要投机,也需要艺术;需要炒作,更需要实质。

展望未来,Runestone符文协议的进展和Gamma.io能培育出哪些新锐艺术家,将是我重点关注的方向。作为一个坚信"创作者是NFT生态核心竞争力"的观察者,我欣喜地看到比特币NFT终于开始找到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这条路可能还很漫长,但至少,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开始。

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及使用,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