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偏投资从京傲慢决策见加密失看市场思中的值迷东错的估
前几天无意间刷到一个老视频,经纬中国张颖在镜头前坦率地谈起那段让他至今难忘的投资经历——错过了京东。说实话,看着一位功成名就的投资大佬亲口承认"我们当时就是白痴",这种反差感还挺震撼的。 故事要回溯到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年轻的刘强东四处奔走寻求融资,却处处碰壁。即使与经纬中国进行了五六次深入交流,投资团队最终还是被京东"烧钱"的模式吓退了。谁能想到,当时估值仅6000万美元的"烫手山芋",后来能成长为市值暴涨1000倍的电商巨头? 说实话,这种事后诸葛亮的案例在投资圈太多了。但张颖的坦诚特别打动我——越是成功人士,越难在公众场合承认自己的失误。这种心理上的自我保护机制,恰恰是投资路上的绊脚石。 这让我联想到现在的加密市场。前两天随便翻看市值榜单时,一个叫Txx Network的项目引起了我的注意——6092万美元的市值,和当年的京东估值惊人地相似。好奇心驱使下,我点开了它的官网,发现这是个提供以太坊二层扩展解决方案的项目。 说实话,作为一个业内人士,我对这个项目完全陌生。更让我困惑的是,在已经有Arbitrum、Optimism等成熟二层方案的市场环境下,这个名不见经传的项目凭什么能撑起6000万美金的估值?要知道,目前主流DApp都在使用那几个头部二层方案,Txx Network的技术优势和应用场景在哪? 这种估值失衡的现象在加密市场比比皆是。一边是比特币、以太坊等主流资产可能被严重低估,另一边是数百个名不见经传的山寨项目撑起了令人咋舌的市值。我不禁想起去年某个主打"元宇宙概念"的项目,白皮书都没写清楚技术路线,靠着几张概念图就融资数千万美元。 投资本质上是一场与人性弱点的较量。恐惧让我们错失机会,贪婪又让我们盲目追逐泡沫。就像当年那批错过京东的投资人一样,今天我们面对加密市场的估值谜题,需要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是一颗敢于打破成见、直面错误的勇气。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8月26日数字货币市场观察:当暴跌来临时我们该如何应对
- 加密寒冬里的暖阳:流动性质押逆势增长200亿的启示
- 全球加密货币版图重构:G20税务新规下的行业变局
- 加密市场回暖:比特币领涨,这些小币种表现亮眼
- 加密货币监管风向突变:美联储取消银行加密业务专项监管
- 这创意绝了!Applesea的营销策略简直令人拍案叫绝
- 交易路上的酸甜苦辣:一位老交易员的真心话
- 比特币诈尸式反弹:黎明前的挣扎还是回光返照?
- OG地推团队的魔法:这个代币真能创造8倍神话?
- 微Rollup:创新革命还是营销噱头?一位开发者的深度思考
- 当SHIB代币每年被烧掉100万亿枚,距离1美分还有多远?
- 区块链身份革命:一场关乎未来的数字身份重构
- 市场观察:特朗普政策扰动下 数字资产市场的博弈新局
- Web3.0每日观察:SushiSwap踏上Aptos新大陆
- 亚洲区块链盛会:Arweave Day 2023亮点抢先看
- GasZero:一场Web3用户增长的革命性实验
- 加密市场新周期:如何在这个不一样的牛市中找到真正的机会?
- Web3.0市场观察:火币更名HTX背后的行业变局
- 牛市来袭!这五大山寨币或成十倍潜力股
- 270万美元不翼而飞?Remitano交易所或遭黑客毒手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