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容那么简眼中V神是扩的L单
说实话,当我第一次读到Vitalik关于Layer2的那篇长文时,差点以为就是个普通的技术科普。但仔细咂摸后才发现,这位以太坊创始人正在不动声色地给整个Layer2生态划定边界、树立标准。 最近两年,各种打着Layer2旗号的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简直比上海的便利店还密集。为什么呢?很简单——只要跟以太坊沾边,就能获得天然的流量和信任背书。这就好比在华尔街开公司,哪怕只是个小办公室,也能让客户多几分信任。 但Vitalik显然对这种现象有点担忧。他在文中委婉但坚定地指出:不是随便什么链都能叫Layer2。就像你不能因为在浦东新区开了个煎饼摊就说自己是陆家嘴金融机构一样。现在市场上90%的"Layer2"项目,其实都是在蹭热度。 Vitalik重点分析了三种主流扩容方案:Rollup、Validium和Plasma。在我看来,这三种方案就像是交通工具的选择: Rollup就像高铁 - 安全舒适但票价贵。它完全依赖以太坊进行数据验证(DA),安全性最高但成本也最大。特别适合DeFi这类"运载贵重物品"的场景。 Validium则像地铁 - 便宜快捷但没那么安全。它放弃了DA依赖,成本大幅降低,适合游戏、社交这类对安全性要求没那么高的应用。 Plasma更像是共享单车 - 完全独立运作,成本最低但需要用户自己承担风险。 读完整篇文章,我感受到了Vitalik内心的纠结。一方面,他希望开发者不要太依赖以太坊主网,要保持独立性;另一方面,又担心某些项目打着Layer2的旗号却享受不到以太坊的安全保护。 这种矛盾心理在技术标准上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强调Layer2必须满足两个"铁律"——提款到以太坊的安全性和读取以太坊的安全性。这就像给"Layer2"这个称号设了个准入门槛。 现在Rollup一家独大的局面,Vitalik其实并不满意。他觉得理想的Layer2生态应该像热带雨林一样多样化——DeFi用Rollup保证安全,游戏用Validium控制成本,社交应用可以选择Plasma。 有意思的是,他对Celestia这类第三方DA方案的态度相当谨慎。这就像是在说:"想要以太坊的背书?那就得按我们的规矩来。" 总的来说,这篇看似技术分析的文章,实际上是Vitalik在为以太坊Layer2生态制定游戏规则。随着坎昆升级的到来,Layer2的格局可能还会有新的变数。但有一点很明确:想要在以太坊生态里玩Layer2,光会讲故事是不够的。Layer2的"镀金效应"
扩容方案的"三驾马车"
V神的"左右为难"
未来生态的理想图景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我的SPELL投资心路历程:为什么我敢在这个时间点进场?
- 网易区块链在数贸会大放异彩:创新科技点亮数字未来
- 揭秘虚拟货币黑金变现:一场法律与现实的拉锯战
- Chainlink:区块链世界的数据搬运工,一个月暴涨132%的背后
- 币安USDC理财福利:轻松躺赚12%年化收益
- 牛市来袭前,这个低调的项目值得你关注
- 比特币王者归来!时隔578天重返4万美元大关背后的故事
- 山寨币牛市将至?市场暗流涌动的投资机会与风险
- 稳定币与央行数字货币:别再傻傻分不清了
- 企业出海必看:如何让欧美亚非媒体为你免费打广告?
- 比特币市场观察:当牛市踩下刹车时,我们该何去何从?
- 币安换帅后的第一次真诚对话:CEO首次公开回应43亿罚款风波
- 我的SPELL投资心路历程:为什么我敢在这个时间点进场?
- 深入探索Avalanche生态:一场区块链创新的盛宴
- 币圈操盘手日记:450点盈利背后的行情解读
- 圣诞特惠:这些1美元以下的加密货币值得关注
- 重磅!Infura去中心化版真的要来了,Web3基础设施将迎颠覆性变革
- Web3.0日报:以太坊L2总锁仓量突破157亿美元,市场悄然升温
- 市场震荡期,追高需谨慎
- 牛市还能狂奔多久?一位老韭菜的行情观察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