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为野心此激复金融巨头进何如的稳定币
谁能想到,一家在医疗健康和旅游文化领域深耕多年的传统产业巨头,会突然在数字货币领域大举进攻?上周,复星国际创始人郭广昌带着他的高管团队,一口气会见了香港特首和财政司司长,这可不是一般的商务拜访。作为从业20年的金融观察者,我很少见到企业掌门人如此高调地为一张金融牌照奔走。 资本市场对此的反应堪称狂热。会谈消息传出后不到一周,复星国际的股价就像坐上了火箭,单日最高涨幅超过20%。那天下午的交易大厅里,交易员们都在交头接耳:"复星这次玩真的了。"收盘时13.3%的涨幅看似回落,但要知道,这可是给公司市值直接增加了60亿港元!更耐人寻味的是,整个"复星系"的股票都跟着躁动,连复星医药这种看似不相关的上市公司也大涨了9%。 其实仔细梳理就能发现,复星这次行动并非一时心血来潮。旗下复星财富早就悄悄注册了"星币"商标,还参与过华夏基金的货币基金代币化项目。他们甚至开发了一个叫"星路科技"的平台,专门搞什么实物资产代币化(RWA)。这让我想起去年底复星财富CEO程康说过的一句话:"星路科技是我们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关键布局。"现在看来,这句话简直是明牌。 为什么复星要如此大张旗鼓地进军稳定币?看看数据就明白了:目前全球稳定币市场规模已经突破2500亿美元,年交易额36.3万亿——比Visa和Mastercard加起来还多!更关键的是,稳定币的应用场景已经远远超出了加密货币交易。在墨西哥,去年通过稳定币接收的海外汇款就高达633亿美元;在阿根廷这类通胀严重的国家,老百姓直接把稳定币当"数字美元"用。 与其他金融科技公司相比,复星最大的优势在于它庞大的产业生态。想想看:复星医药的医疗支付、地中海俱乐部的旅游消费、海外并购的跨境结算...这些场景都是现成的稳定币应用场景。更妙的是他们已经在做的RWA(实物资产代币化),将来完全可以把旗下酒店、医院这些不动产都"代币化"。 香港这次推出稳定币监管框架,时机把握得相当精准。要求100%储备金隔离托管,既保证了安全性,又给了金融机构明确的游戏规则。我注意到渣打、京东这些机构已经在首批测试名单里了。复星选择这个时间点入场,显然是想在第一梯队站稳脚跟。 不过这条路并非坦途。目前市场上70-80%的稳定币转账可能都是机器人在操作,真实用户占比还是个问号。USDT之前就爆出过储备金不足的丑闻,监管政策也还在不断变化。但话说回来,高风险往往伴随着高回报。据花旗预测,到2030年稳定币市场规模可能达到3.7万亿美元。复星这个时候下注,显然是看到了其中的战略机遇。 距离香港稳定币牌照申请截止只剩六周时间。20%的股价涨幅已经说明市场对复星这次转型的期待。如果"星币"真能落地,它很可能成为连接复星庞大商业帝国的数字纽带。在这个传统金融与加密资产边界日益模糊的时代,复星的这场豪赌,或许将重新定义这家产业巨头的未来。一场价值60亿港元的市场狂欢
复星的数字货币布局早有端倪
稳定币市场:从边缘走向主流
复星的独特优势
香港的特殊机遇
挑战与机遇并存
-
上一篇
-
下一篇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市场脉搏 | LDO与XLM的最新技术形态解读
- 以太坊触底反弹行情:1670成关键阻力位,周末或延续震荡格局
- AR行业即将迎来iPhone时刻?与返景星达CEO李强的深度对话
- 重磅!资产管理巨头入局,比特币ETF僵局迎来转机?
- 比特币狂想曲:Strategy如何用会计魔法玩转加密货币市场
- 跟着小神玩转比特币,700点收益轻松到手!
- 市场持续震荡期 如何把握波段交易机会?
- 当数字黄金遇上中国机遇:加密货币正如何重塑我们的金融生活?
- 美元跌破关键位后市场为何不跟涨?技术面专家深度解析头肩底形态
- 市场风声鹤唳:FTX清算阴云笼罩Solana
- 162个比特币和一台iPhone的魔幻现实
- 牛市捷报:5000美金利润落袋为安
- Web3市场脉搏:高盛预测降息潮将至,加密市场暗流涌动
- 数字货币市场观察:9月13日行情深度解读
- 重磅!Aleo主网倒计时开启,12月或将迎来行业变革时刻
- 意图经济:Web3交互的革命性进化
- 比特币突破37200美元关口,后市或剑指38000
- Web3.0每日观察:SushiSwap踏上Aptos新大陆
- 捷报频传:5000美金利润轻松入袋
- 从加密货币提现到银行卡,这些避坑经验你一定要知道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