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指南 >>正文

饼又半行杯羹如何要老轮减6天闹饥分一韭菜教你在这后大荒情中

指南83人已围观

简介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17年的老油条,我亲眼见证了三次比特币减半带来的狂欢与血洗。今天咱们就来掏心窝子聊聊这场即将到来的"挖矿大缩水",让新老朋友们都能在减半行情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为什么每次减半都像打了鸡血?说真的,比特币这个减产机制确实挺绝的。想象一下,原本每天能挖出900枚大饼,突然有一天只能挖450枚了,这不就像把自来水龙头拧小了一半吗?去年我在成都参加矿工聚会时,就听一位矿场老板吐槽:"这... ...

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17年的老油条,我亲眼见证了三次比特币减半带来的狂欢与血洗。今天咱们就来掏心窝子聊聊这场即将到来的"挖矿大缩水",让新老朋友们都能在减半行情中找准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每次减半都像打了鸡血?

说真的,比特币这个减产机制确实挺绝的。想象一下,原本每天能挖出900枚大饼,突然有一天只能挖450枚了,这不就像把自来水龙头拧小了一半吗?去年我在成都参加矿工聚会时,就听一位矿场老板吐槽:"这减半啊,就跟给矿工们集体降薪似的!"但反过来想,东西越稀缺不就越值钱吗?

不过要说减半后价格必涨,这话就有点外行了。2016年那次减半后,市场整整憋了半年才启动,把不少急性子都熬走了。而且现在的情况更复杂了——以前是散户主导,现在是华尔街那帮穿西装的在玩。去年灰度基金疯狂吸筹那会儿,我就知道游戏规则变了。

历史上的减半大戏

记得2012年第一次减半那会儿,整个圈子才几千人,价格从十几美元涨到1000美元,那叫一个疯狂。2016年更夸张,从600多美元一路飙到2万,我认识的一个大学老师把房子卖了all in,后来...算了不提伤心事。2020年这次最戏剧化,减半后先是赶上312暴跌,后来又因为美联储放水,直接干到6.9万美元。

但有个现象特别有意思:每次减半后的涨幅都在递减。第一次涨了100倍,第二次30倍,第三次才3倍。这说明什么?盘子越大越难拉了呗!现在想拉动比特币,得把半个华尔街都拖下水才行。

2024年减半的独特之处

这次减半跟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机构已经提前布局了。贝莱德申请ETF的消息一出来,我就知道大戏要开场了。按照历史规律,现在2.7万美元的价格确实不算高,但记住千万别一把梭哈!我建议可以分三批建仓:现在进30%,跌破2.5万加40%,等确认突破3万再all in剩下的。

哪些币种值得重点盯着?

根据我这些年的观察,每次减半行情都是"龙头发飙,小弟跟风"的套路。比特币肯定是主角,但别忘了那些"减半概念股":

- 莱特币:虽然创始人早就跑了,但矿工们还是认这个老字号

- BCH、BSV:这两个分叉币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每次都能蹭到热度

- 匿名币系列:现在监管越来越严,这波可能真是最后一舞了

说实话,现在的市场环境跟2017年那会儿完全不同了。以前是随便买个币都能涨,现在得精挑细选。我在微博(大魔王Coin)上经常分享一些选币心得,有兴趣可以去看看。

最后说句掏心窝子的话:这个市场最缺的不是机会,而是耐心。2024年4月减半后可能会经历一段难熬的横盘期,但坚持到2025年,相信会有惊喜。记住,在币圈最重要的不是预测准不准,而是活下去!

Tags:

相关文章

  • 谷歌25岁了:昔日硅谷宠儿能否靠AI重焕青春?

    指南

    这个秋天,谷歌迎来了它的25岁生日。说来有趣,25岁对人来说正值意气风发的年纪,但对一家互联网公司而言,却已经是个"中年人"了。作为互联网时代的标杆企业,谷歌这些年的成长轨迹简直就像一部跌宕起伏的商业史诗。从斯坦福实验室走出的创业传奇还记得1998年的硅谷吗?那时互联网泡沫正盛,两个斯坦福博士生——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在一个简陋的车库里捣鼓出了一个叫"BackRub"的搜索引擎。谁能想到,这... ...

    指南

    阅读更多
  • 交易手记:当市场给你关上一扇门时,请记住窗户可能开着

    指南

    说实话,做交易这些年,我越来越觉得这行当就像人生一样充满戏剧性。早上醒来看到26600这个点位时,我的直觉就在提醒我机会来了。那一刻的感觉,就像是老猎手闻到了猎物的气息——虽然市场永远充满不确定性,但经验累积的第六感往往不会骗人。记得刚入行时,我总爱盯着盘面幻想"如果...就好了"。现在的我更明白,与其患得患失,不如专注执行自己的交易系统。今天这单空单,从进场到26200止盈,400个点的空间看似... ...

    指南

    阅读更多
  • 当SEC铁拳落下:加密行业如何在这场监管风暴中活下去?

    指南

    说实话,最近看着SEC对加密行业步步紧逼,我就像在看一部惊悚片。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太清楚监管风暴意味着什么了——它既是利刃,也可能是救赎。监管高压下的行业寒冬记得2018年那场ICO大清洗吗?我亲眼见证了不少曾经风光无限的明星项目一夜之间土崩瓦解。SEC拿着证券法这把"尚方宝剑",把Telegram的17亿美元代币销售直接判了死刑。说真的,当时很多同行都觉得天要塌了。现在回想起... ...

    指南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