怖融比想象复迷思与恐加密事实远资的杂货币
最近在加密货币圈里,一个话题闹得沸沸扬扬:加密货币是不是正在成为哈马斯这样的恐怖组织的资金来源?作为一个长期关注这个领域的老兵,我得说这个问题比表面上看起来要复杂得多。
争议的缘起
一切都要从10月初《华尔街日报》那篇引发轩然大波的报道说起。当时他们声称巴勒斯坦武装组织已经通过加密货币获得了约1.3亿美元资金。这个数字一出,整个华盛顿都震动了。伊丽莎白·沃伦参议员马上联合了100多位议员给白宫写信,把加密货币描绘成了恐怖分子的新宠儿。
但有意思的是,包括Chainalysis和Elliptic在内的专业区块链分析机构很快站出来表示,这些数字可能被严重夸大了。我采访过的一些业内人士甚至开玩笑说:"《华尔街日报》是把整个中东地区的加密货币交易都算作恐怖资金了吗?"
区块链的"双刃剑"效应
这里有个有趣的悖论:加密货币确实可以被用于非法活动,但区块链的透明性也让这些活动更容易被发现。记得去年哈马斯突然宣布停止接受比特币捐赠吗?那正是因为他们发现自己的每一笔交易都被追踪得一清二楚。
Nic Carter等业内人士甚至发起联名信,要求《华尔街日报》撤回那篇报道。但报社不为所动,反而在上周末又发了一篇新报道,揭示了一个更复杂的故事。
猫鼠游戏的新阶段
根据以色列反恐部门的调查,现在恐怖组织已经学聪明了。他们不再使用容易被追踪的比特币,而是转向了Tether稳定币和Tron区块链。我认识的一位在Crystal工作的分析师告诉我:"他们现在就像打地鼠游戏一样,每天都在更换钱包地址,还使用混币器来掩盖踪迹。"
更让人头痛的是,他们现在通过hawala这种传统的非正式汇款系统来转移资金。我的一个在迪拜工作的朋友说,这些地下钱庄的交易就像沙漠里的风,来无影去无踪。
技术对抗的困境
区块链分析公司确实很厉害,但他们也有自己的局限。就像我认识的一位资深分析师说的:"我们能看到钱的去向,但很难确定最终谁在使用这些钱。"《华尔街日报》最初报道的问题就在于,他们把筹集金额和实际使用金额混为一谈了。
现在恐怖组织还玩起了私密通讯工具和点对点交易,这让追踪变得更加困难。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情报人员跟我说:"有时候我们就像在黑暗的房间里找一只黑色的猫,而且还不知道猫在不在房间里。"
结语:不是非黑即白
说到底,加密货币在恐怖融资中的角色就像是把双刃剑。它确实可能被滥用,但区块链技术也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追踪能力。与其一味地妖魔化加密货币,不如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这项技术的优势。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需要的是更冷静的头脑和更细致的研究。就像我一位在智库工作的老友常说的:"在反恐这件事上,简单化的答案往往是最危险的答案。"
(责任编辑:教程)
-
记得去年九月的上海,空气中还带着夏末的余温,却挡不住区块链从业者的热情。2023上海区块链国际周如期而至,香港理工大学曹建农教授通过线上连线,带来了一场关于Web3数据基础设施的精彩分享。作为亲历现场的观察者,我想带大家重温这场思想盛宴。Web3为何如此火爆?说实话,现在连我老家卖煎饼的大爷都在问什么是Web3。但曹教授一语中的:Web3不是赶时髦,而是互联网演进的必然趋势。他打了个形象的比方:W... ...[详细]
-
作为一个在加密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9月1日这个日期已经在我日历上画了红圈。World Liberty Financial(WLFI)这个项目实在太有意思了,它完美诠释了什么叫"争议就是流量"。政治世家背书:这次不是蹭热度记得去年特朗普推出Meme币时,我就在想:"这帮政客终于找到割韭菜的新姿势了。"但WLFI不一样,特朗普家族这次是玩真的。老爷子唐纳德·J·特朗普挂名荣誉联合创始人不说,三个... ...[详细]
-
最近加密圈炸锅了!一位神秘大佬的操作让所有人都惊掉了下巴。这位堪称"活化石"级别的比特币早期玩家,竟然一口气抛售了2万枚比特币,相当于22亿美元的巨额资金。但更让人意外的是,他把这些钱全部换成了以太坊,还把其中一半的ETH质押在了以太坊网络上。一次意味深长的"资产大搬家"说实话,作为一个跟踪加密市场多年的观察者,我第一次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还以为是个假新闻。要知道,这批比特币可以追溯到2011年,那... ...[详细]
-
哎呀,这数字货币市场可真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主儿!8月25号那天,BTC、ETH、SOL、LTC这几个老伙计又来了一波触底反弹,看得我眼镜都快掉下来了。说实话,每次看到这种走势,我都忍不住想:这到底是真的多头要发力了,还是主力在玩"狼来了"的把戏呢?比特币:王者归来还是虚晃一枪?看着大饼(BTC)这走势,我不禁想起那句老话:"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不过现在的行情,我倒是觉得得留个心眼儿。激进派现... ...[详细]
-
作为一名在加密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不得不说这周的市场氛围相当微妙。比特币就像个坐在火药桶上的赌徒,一边展示着上攻的自信姿态,一边又要提防随时可能引爆的空头炸弹。比特币:站在十字路口看着比特币在25000美元支撑位上方徘徊的样子,让我想起2017年那个疯狂的夏天。不过这次情况复杂得多——贝莱德的入场就像给市场打了剂强心针,但即将公布的CPI和PPI数据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更别提Mt... ...[详细]
-
最近在Solana上冲浪的时候,我深刻感受到了区块链世界的"速度与激情"。记得有一次参与一个meme币的早期交易,短短5分钟内价格就飙了300%,但等我反应过来的时候,最佳入场时机已经错过了。这种体验让我意识到:现在的加密市场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竞争维度。数据处理的"生死时速"想象一下,现在的主流公链就像是一条条高速铁路:Solana的TPS突破了10万,Base Chain的区块确认时间缩短到2... ...[详细]
-
美联储释放重磅信号!以太坊强势突破5000美元背后的投资机会
上周金融市场迎来戏剧性转折。在美国怀俄明州迷人的山区小镇杰克逊霍尔,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一番讲话犹如一剂强心针,让萎靡数月的风险资产重新焕发生机。这位即将卸任的美联储掌门人的"临别赠言",不仅让9月降息的概率飙升至90%以上,更直接点燃了加密货币市场的热情。美联储的困境与抉择说实话,今年美联储的日子并不好过。特朗普政府的贸易政策就像一把双刃剑,一方面提振了国内制造业,另一方面也不可避免地推高了物价。... ...[详细]
-
8月底的杰克逊霍尔小镇见证了今年的金融大戏——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一番话让全球市场沸腾。说实话,在这场年度央行行长"春晚"上,老鲍的发言简直像给市场打了一针兴奋剂。现在的问题是:这剂药效过后,我们迎来的会是牛市盛宴还是滞胀噩梦?一、市场解读:鸽声嘹亮引发的狂欢鲍威尔这次的发言堪称教科书级的"鸽派暗示"。他提到货币政策可能"需要调整"时,华尔街的交易员们立刻心领神会——这不就是降息的明示吗?记得当时我正... ...[详细]
-
前几天听到一个特别典型的故事,让我感触颇深。有个玩币的老朋友,四个月前在0.74美元价位买了PERP。中间有过浮盈没跑,结果被套牢了,眼睁睁看着价格跌到0.5、0.38,整整腰斩50%。那段时间他天天来问:"还有希望吗?还有机会吗?"我每次都告诉他:"拿着,肯定有机会。"后来他突然消失了,我也没太在意。直到最近PERP从0.38一路飙升到1.28,翻了3倍多,他又突然冒出来了。原来他在0.8价位解... ...[详细]
-
记得8月22日那天,上海的天气异常闷热,但陆家嘴的一场金融科技研讨会却让人感受到了别样的热度。作为行业观察者,我亲眼见证了近百位金融科技从业者齐聚一堂,就区块链领域最火的两个话题——稳定币和RWA展开激烈讨论。金融创新的双轮驱动说实话,当我第一次听说"现实世界资产代币化"这个概念时,还觉得有点科幻。但协会秘书长吴军在开场致辞中的比喻让我茅塞顿开:"这就好比把房地产、债券这些'硬货'拆分成数字乐高,...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