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探索 > 比些币热情引燃特币观察反弹加密市场市场,这种正强势

比些币热情引燃特币观察反弹加密市场市场,这种正强势

2025-09-16 05:48:49 [头条] 来源:链锋汇

最近的市场行情真是让人心跳加速啊!比特币上演了一出漂亮的V型反转,直接逼近38000美元大关。更令人意外的是,根据最新数据,美联储12月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已经飙升到94.5%,这无疑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作为一个跟踪市场多年的老韭菜,我明显感觉到市场的风险偏好正在发生变化。

这些项目正在抢风头

说到热门币种,最近BRC-20赛道的RATS简直不要太疯狂。这个打着"老鼠"旗号的meme币,24小时链上交易量就达到96个BTC,折合156万美元,现在已经是BRC20赛道的第二大交易量代币了。说实话,这种meme币的暴涨暴跌我见得多了,但4900万美元的市值还是让我吃了一惊。

另一个引起我注意的是GROK,它蹭了马斯克XAI公司AI模型的热度。虽然最近有些负面声音,但项目方直接销毁了300万美元的代币,这波操作确实够硬气,价格随即反弹60%。看来有时候真金白银的表态比空口白话管用多了。

跨链项目MUBI也很有意思,它专门做BRC20和ERC20代币的跨链转换,刚好踩中了当下BRC20的热潮。在Bounce完成IDO后,连DWF Labs都出来站台,24小时涨幅88%,900万美元的市值虽然不算大,但潜力确实值得关注。

生态建设者们的突围

老牌项目MATIC最近动作频频,先是OKX宣布要用PolygonSDK构建Layer2,接着又和NEAR基金会达成战略合作。这种持续深耕的作风在浮躁的加密圈实属难得,90%的涨幅也证明市场确实买账。

去中心化衍生品协议GMX也玩出了新花样,他们把V2市场的交易费用直接降到0.02%,这分明是要和中心化交易所正面硬刚啊!作为老Defi玩家,我乐见这种良性竞争,毕竟最终受益的是我们用户。

NFT与DApp的生存之道

Memeland的The Captainz NFT借着$MEME币价的东风重获新生。说实话,我挺欣赏他们"没有路线图"的坦诚,这种随市场而动的灵活性反而更真实。

TG机器人Banana Gun最近表现抢眼,3.88亿美元的总交易量让它跻身BOT赛道第二。更惊人的是单日链上成交量创下865万美元新高,带动BANANA代币三天暴涨60%。这种工具类项目能做出这样的成绩,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值得注意的是,稳定币巨头Circle正在筹划IPO,虽然USDC市场份额跌至19%以下是个隐患。但他们对Sei Network的战略投资,似乎是想在公链层面寻找突破口。

市场情绪与风险提示

Solana生态的BONK成为推特热议焦点,一个月4倍的涨幅确实惊人。但作为一个经历过多次牛熊的老韭菜,我要提醒大家:meme币的狂欢往往来得快去得也快。

比特币虽然强势,但现货ETF可能推迟的消息仍需警惕。另一方面,10月PPI数据确实显示通胀在降温,但巴菲特大举减持美股的动作也值得深思。市场永远是在希望与恐惧之间摇摆,保持理性才能走得更远。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市场里,有人看到风险,有人看到机会。但无论如何,深入了解项目本质,控制仓位风险,才是长期生存的不二法门。

(责任编辑:案例)

推荐文章
  • 深度解读|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

    深度解读|比特币市场最新动态:从ETF持仓创新高到杠杆风险的警示 今天早晨的加密市场可谓波澜壮阔,几个关键数据值得我们深思。Adam Livingston这位《比特币时代与大丰收》的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美国政府何不考虑把部分贸易关税盈余用来买比特币?这个想法虽然激进但很有意思,想想看,如果真能实现,那美国财政部或许会成为最大的"比特币囤币党"之一。他特别强调这些比特币应该采用最安全的冷存储方式,远离任何交易或质押活动。说到囤币,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的表现真... ...[详细]
  • 比特币暴涨背后的山寨币机会:TON、LINK、MATIC谁能笑到最后?

    比特币暴涨背后的山寨币机会:TON、LINK、MATIC谁能笑到最后? 最近比特币的表现真是让人眼前一亮!11月10日那天,BTC一度冲到37,500美元,虽然没能站稳脚跟,但这波涨势已经持续了20来天,那股子韧劲跟以前那些"假把式"反弹完全不一样。说实话,作为一个老韭菜,我也能感觉到这次的市场氛围明显不同。TON币:Telegram加持的潜力股TON币这段时间可没闲着,在BTC发力前就已经借着Telegram的东风狂飙猛进。11月8日冲到2.59美元的时候,肯定有不... ...[详细]
  • 谁说投资一定要复杂?这份ETF实用手册让你轻松入门

    谁说投资一定要复杂?这份ETF实用手册让你轻松入门 朋友们好啊!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玩家,今天想和大家聊聊ETF这个"懒人投资神器"。说实话,我第一次接触ETF时也是半信半疑,但后来发现它绝对是普通投资者的福音。ETF的诞生:一场金融危机带来的启示说来有趣,ETF的诞生居然和1987年美国股市大崩盘有关。那年10月19日,道琼斯指数一天暴跌22.6%,把华尔街的老手们都吓懵了。我当时刚入行不久,眼睁睁看着市场血流成河,那种震撼至今难忘... ...[详细]
  • 2023年11月19日:区块链世界动荡的一天

    2023年11月19日:区块链世界动荡的一天 今天一早醒来,区块链圈又炸锅了。萨尔瓦多总统纳伊布·布克勒这个"比特币总统"又搞事情,宣布要用国家级的DCA计划每天买入比特币。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者,我挺佩服他的胆量,毕竟去年在币价19000刀时大手笔买入2381个BTC,现在账面上亏了6000多万刀还能坚持,这定力不是一般人能有的。dYdX陷入900万美元危机要说今天最劲爆的,还得是dYdX的这出戏。创始人安东尼奥在X上急赤白脸地辩解,说... ...[详细]
  • 当双减遇上终身学习:致学教育的转型与坚守

    当双减遇上终身学习:致学教育的转型与坚守 还记得2021年那个夏天吗?"双减"政策的落地确实在整个教育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从业多年的教育观察者,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教培机构的阵痛与转型。但有意思的是,这反而给了成人教育一个难得的"出圈"机会。成人教育的春天来了?说实话,成人教育从来都不是什么新概念。我认识的老李,40岁还在读专升本;小区里的张阿姨,退休后开始学国画。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但"双减"之后,这个原本低调的市场突然热闹... ...[详细]
  • QnA3重磅推出Telegram机器人:用AI读懂你的真实投资需求

    QnA3重磅推出Telegram机器人:用AI读懂你的真实投资需求 11月的伊斯坦布尔格外热闹,Binance区块链周在这里如火如荼地举行。作为一名经常关注行业动态的老兵,我发现今年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下一个十亿用户"这个话题。在这场万人盛会上,QnA3.AI联合创始人Kane的演讲让我眼前一亮——他们正在用AI解决一个困扰加密投资者多年的痛点:如何准确识别用户的真实投资意图。从表面问题到深层需求说实话,在数字货币市场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我见过太多投资者被表面的"热... ...[详细]
  • PIVX:这个低调的隐私币种凭什么让我眼前一亮?

    PIVX:这个低调的隐私币种凭什么让我眼前一亮? 记得2016年那会儿,加密货币圈子里突然冒出来个PIVX,来自加拿大多伦多的团队搞的这个项目可真是够特别的。不像其他项目那样搞ICO圈钱,人家直接预挖了6万枚币就上线了,剩下的全靠挖矿获得。这种"清流"做法在当时的币圈可不多见。作为一个长期关注隐私币的老韭菜,PIVX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双重选择机制。你可以像用普通数字货币一样使用PIVX,但当你想隐藏交易痕迹时,一键切换到zPIV就能享受零币协议带来... ...[详细]
  • 独家分享:SOL链上新项目空投福利,手慢无!

    独家分享:SOL链上新项目空投福利,手慢无! 今天要给大家安利一个SOL生态的潜力项目,作为一个常年混迹加密圈的老韭菜,看到这种早期机会就忍不住想分享。NovaDEX这个项目目前还在测试网阶段,但已经能看到团队在集中流动性协议领域的野心。为什么值得参与?说实话,现在市场上各种测试网活动多如牛毛,但这个项目有几个亮点吸引了我:第一,中文区几乎没人知道,我可能是第一批发现这个项目的中国用户;第二,总参与人数还不到500,这意味着早期贡献者NFT的... ...[详细]
  • 加密世界晨报:Coinbase大动作不断 市场暗流涌动

    加密世界晨报:Coinbase大动作不断 市场暗流涌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还没照进办公室,加密圈就已经开始了新一天的狂欢。Coinbase这头巨象今天又搞出了不少大新闻,让我这个老韭菜都忍不住要好好说道说道。钱包革命来袭 开发者福音降临Coinbase这次真的玩大了!他们推出的"嵌入式钱包"简直就是开发者的福音啊。想象一下,以前要在应用里集成钱包功能,得写多少行代码?现在好了,就像搭积木一样简单。这让我想起去年帮朋友开发DApp时,光是处理钱包对接就折腾... ...[详细]
  • 国家大基金三期: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关键一步

    国家大基金三期: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关键一步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半导体行业的观察者,我不得不说国家大基金确实是改变中国芯片产业格局的关键推手。还记得2014年第一期基金成立时,业内还是一片质疑声,但现在看来,这个战略决策实在太有远见了。大基金的"前世今生"说起大基金,就不得不提到那段"芯酸"历史。2014年前后,我国芯片产业就像个营养不良的孩子,高端工艺落后国际巨头好几代,关键设备几乎完全依赖进口。当时我在一家fabless芯片设计公司工作,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