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缘到从边宠主流资新的投
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我不得不承认,最近比特币的表现确实让人眼前一亮。44,000美元的价格高点,比3月份翻了一番还多——这可不是什么小打小闹的数字游戏。说实话,就连我这个对加密货币一直持保留态度的人,现在也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个"数字黄金"的价值了。 记得2014年那会儿,比特币的翻倍周期大约是9个月零21天。这次它居然提前了近一个月就完成了这个壮举,而且最让人意外的是,这次一路上涨过程中居然没有跌破3月份的低点。要知道,按照历史规律,比特币每次翻倍前通常都要先跌个27%左右,最惨的时候甚至暴跌83%。 但现在的比特币似乎越来越"成熟"了。自从疫情那波剧烈波动后,它的年化波动率稳定在50%左右,已经和很多大型科技股不相上下。更令人惊讶的是,在经历了无数丑闻、破产、官司和监管风暴后,比特币反而展现出惊人的韧性。这让我想起一个华尔街的老笑话:比特币就像打不死的小强,每次你以为它要完蛋了,它都能奇迹般地活过来。 "要不要配置点比特币?"这可能是最近金融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我的建议是:可以,但要适量。就像做菜时放的辣椒,多了受不了,少了又没味道。我个人从2011年就开始将净资产的3%配置在加密货币上,这个比例对我来说刚刚好——既不会因为暴涨而捶胸顿足,也不会因为暴跌而夜不能寐。 不过要提醒的是,比特币和其他主流资产的关联性就像青春期少年的情绪一样不稳定。今天和股票市场眉来眼去,明天又和黄金如胶似漆,这种捉摸不定的性格让它很难在传统投资组合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说个有趣的观察:比特币最初的定位是交易货币,但现实给了它一个响亮的耳光。我认识的一位硅谷风投曾经开玩笑说:"比特币作为支付工具的效率,大概就跟用金条去买咖啡差不多。" 确实,现在谁会用手续费高昂、交易速度慢的比特币买东西呢?更别提那些监管机构像盯贼一样盯着每一笔交易。现在的比特币更像是一个金融界的"叛逆少年"——虽然不按常理出牌,但确实创造了一些独特的价值。 在我看来,比特币未来的发展可能有三种路径: 第一种是出现真正改变游戏规则的"杀手级应用"。想象一下,如果有一天Facebook(哦不,现在叫Meta)突然宣布用比特币发工资,那场面... 第二种可能是传统金融体系自己作死。过度的金融管制、失控的通胀、或者又一场金融危机,都可能把人们推向比特币的怀抱。 最后一种,也是最有可能的,就是比特币继续在监管的夹缝中生存,像野草一样顽强地生长。毕竟,这个市场已经证明了它的韧性远超所有人的预期。 所以,对于那些还在观望的投资者,我的建议是:不要all in,但也不要完全错过。在投资组合中给比特币留个"小角落",说不定会有意外惊喜。就像我常对客户说的:市场永远奖励那些敢于适度冒险的人。比特币的"逆袭"之路
投资组合中的"调味剂"
从"犯罪工具"到"数字黄金"
未来的三种可能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华尔街大鳄正在密谋一场以太坊盛宴
- 市场警报:降息狂欢可能藏着致命陷阱
- 以太坊巨鲸BitMine遭遇寒冬,但大佬Tom Lee为何依然笑看未来?
- 惊魂八月:一场就业报告如何掀起全球金融海啸
- Cosmos新玩法:流动性质押模块(LSM)将带来怎样的改变?
- 香港稳定币遇冷?这5个投资机会你看懂了吗
- 市场风云:亚洲股市遇冷VS欧洲期货回暖,加密世界上演冰火两重天
- 数字货币市场周末震荡复盘:下跌如期而至,关键支撑位如何把握?
- 市场观察:降息预期的博弈与币市震荡
- Web3.0每日观察:稳定币市场迎来新玩家Cap,NFT交易持续活跃
- WHO代币:Wormhole生态系统的活力之源
- 狗狗币行情暴走!0.25美元可能只是这场狂欢的开胃菜
- 以太坊市场观察:震荡中的机遇与风险
- 香港稳定币新政深度解读:监管迷雾与市场机遇
- Web3市场脉搏:高盛预测降息潮将至,加密市场暗流涌动
- 加密货币市场狂飙:比特币13万目标在望,以太坊4800美元只是热身?
- 当稳定币巨头开始单飞:专属链热潮下的行业震荡
- 加密市场要起飞?这些潜力币可能让你赚翻
- 数字资产革命:当虚拟世界与现实资产碰撞出火花
- 巨头联手布局稳定币赛道:Tempo项目背后的商业博弈
- 搜索
-